学校概况 学校新闻 招生信息 教务工作 学生工作 艺体建设 名师风采 家庭教育 党团工会 后勤保障 资源中心 国际教育
您现在的位置: bet365365体育在 >> 学生工作 >> 心理健康 >> 正文
 
活动快讯
工作简报
学生教育
心理健康
医疗保健
学生会
年级之窗
班主任工作
公寓管理
 
学生处:0371-63701305
教务处:0371-63701307
 

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
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 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/9/19

 

人际交往中,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、情绪、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,以至出现自卑、孤独、嫉妒、报复这些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。

 

一、羞怯心理

 

 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。具有这种心理的人,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,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。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,使得人们在言语上支支吾吾,行动上手足失措。

 

 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、阅历较浅、性格内向、不善言词的人,由于怯懦,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,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却不敢表达出来。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,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,不愿成为好朋友。

 

二、自负心理

 

  这些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,强调自己的感受,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。与同伴相聚,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,高兴时则海阔天空、手舞足蹈讲个痛快,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。另外,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,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,讲一些该讲的话。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,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。

 

三、干涉心理

 

  有的人在相处中,偏偏喜欢询问、打听,传播他人的私事,这种人热衷于探听人的情况,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,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。

 

 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。同样,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。再亲密的朋友,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,有一个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。有的人在相处中,偏偏喜欢询问、打听,传播他人的私事,这种人热衷于探听人的情况,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,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满足而已。

 

四、自我意识障碍

 

  自我意识障碍是人际关系的一大心理障碍。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自我意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而获得的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提出了“镜中之我”的理论。“镜中之我”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和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,完成自我评价的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出现差距,可能是因为自我认识不准(或高估或低估)造成的,也可能是由于怕别人取笑而有意高估或低估造成的。

 

五、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

 

  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主要是交往双方的文化背景、社会环境、人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。具体来说,就是由于双方文化程度上的差异、风俗习惯的不同、社会经验的不同以及出于某种需要、动机而产生的对交往对方发生的信息产生误解、曲解、断章取义、难消化、偏见。

文章录入:李菲菲    责任编辑:李菲菲 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