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日本的传统文化美食,一定会想到寿司。寿司在全球都有一定人气,相信大家也吃不少,对于寿司的日文「寿司(すしSushi)」应该也不会陌生,不过其实在日本有关寿司的专用名字有很多种,今天我们就用文字来多了解了解寿司吧!
寿司店常看到的「鲊」、「鮨」怎么念?
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寿司的日文是「SUSHI」,但原来在日文中,念作「SUSHI」的还有另外两个汉字:「鲊」跟「鮨」,到底三个字有什么分别呢?
「鲊」跟「鮨」这两个汉字很常在日本料理店名上看到,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日文汉字,但其实它们都是从中文引入变成日文的。
「鲊」一字《释名·释饮食》中以「鲊,菹也,以盐米酿之如菹熟而食之也。」记载,是以盐米把鱼肉包起来熟成的一种料理方式。而「鮨」在《尔雅·释器》中「鱼,谓之鮨。」,表示是鱼的另一种称呼。两个字都是跟鱼相关,后来这两个字传到日本,日本的寿司不再只是鱼的料理,再把本来的料理方式改良后,就变成了今天「寿司」。
而中文的念法,「鲊」念作「ㄓㄚˋ」,「鮨」念作「ㄑㄧˊ」。
展开全文
腌姜片的日文是什么?
腌姜片日文是「ガリ(Gari)」,也是在吃寿司时一定会看得到的小菜,日文是片假名但不等于它是外来语,只是因为它口感爽脆吃起来会有「嘎滋嘎滋」的声音而命名。
寿司用酱油的别称是?
酱油一般的日文是「しょうゆ(Syo-yu)」,但在寿司界中,酱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,叫做「むらさき(murasaki)」,汉字就是「紫」。原因是江户时代酱油是非常珍贵的调味料,价格也非常高,大约是盐的8倍左右, 而以前的日本把紫色当成是非常高贵的颜色,紫色的衣服会比一般的来得贵,所以便把这珍贵的调味料称为「紫」。
寿司醋饭跟释迦牟尼有关?
寿司的醋饭是「シャリ(Shari)」,源于印度的「舎利」,即释迦牟尼的遗骨,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觉得毛毛的吧。说法有很多种,一种是释迦牟利去世时遗骨分别安置在8座舎利塔内,遗骨被分成小块,就像米粒的大小。另一个说法则温柔多了,就是佛教中遗骨会入土为安,年复一年会变成稻、麦等谷物的养份,可以帮助人类。
助六寿司的助六是谁?
在日本超商常常会看到助六寿司「すけろくずし(sukerokuzushi)」,就是卷寿司加豆皮寿司的组合,其实这是有典故的——出自日本歌舞伎中的「助六由縁江户樱」的故事里。剧中男主角助六的情人叫「扬巻(あげまき)」,当中的「扬」有「油扬げ(あぶらあげ)」即豆皮的意思,而「巻き(まき)」则是以海苔包着饭的卷寿司,因此豆皮寿司与卷寿司就变成了助六寿司啰。
有关寿司的日文还有很多不能尽录,希望大家喜欢吃寿司之余,也可以多了解一些背后的小故事呢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