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读懂:月骨脱位的诊断和处理

一篇读懂:月骨脱位的诊断和处理

一:基础知识头月关节脱位分型:

依据月骨是否在原位分为:

(1)月骨周围脱位:因着力点作用于手掌或手背,腕关节极度背伸或掌屈,暴力集中于头月关节,使头月掌背侧韧带均发生撕裂,头骨向后或前脱出,而月骨仍保持正常位置。

(2)月骨脱位:因手掌着地时,腕部极度背伸致桡月掌侧韧带撕裂,来自桡骨远端和头骨的作用力将月骨挤至腕关节前方,而头骨及其它腕骨位置正常

月骨脱位

月骨脱位

月骨周围脱位

据头状骨脱出方向及是否合并骨折,又对月骨周围脱位进行分型:

单纯月骨周围脱位(后/前)

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(后/前)

经头状骨月骨周围脱位(后/前)

月骨周围脱位

经舟骨月骨脱位

二:病例实战患者性别:男

患者年龄:43岁

主诉:摔伤左腕关节致疼痛、活动受限1月,感觉障碍1周。

简要病史:1月前摔伤左腕关节,当即疼痛、活动受限,就诊无当地诊所,考虑:腕关节扭伤,给予膏药贴敷,未特殊处理。后疼痛未缓解,近一周出现手掌桡侧半麻木,为求进一步治疗,来院。

临床诊断:

1,左月骨陈旧性脱位(掌侧)。

2,左腕部正中神经损伤。

二:学习月骨脱位的治疗:(以下内容来源于:手外科学,第三版)

腕骨掌侧和背侧韧带图

舟骨脱位,有掌桡侧脱位和背侧脱位两种,多由直接暴力或腕背伸、尺偏和旋后暴力所致。后一种暴力,也可引发舟月骨分离或月骨周围背侧脱位。

腕关节桡侧肿痛,有压痛,运动受限。

X 线侧位平片检查,背侧脱位者,舟骨掌屈,近极背侧脱位,位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背缘后面;掌桡侧脱位,舟骨位于桡骨茎突掌侧。

治疗方法有:

1,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。据说疗效很好;

2,切开复位韧带缝合克氏针内固定

3,舟骨切除月头关节融合。

术后,前臂拇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;8~10周拔针,换成前臂支具再制动4周。

术后,手指即可功能运动;12周,腕关节功能运动。

从理论上讲,韧带损伤不予缝合,愈合后张力多难复原。有条件者,还是以切开复位韧带缝合为好。前尚未见有复位舟骨缺血坏死

3,切开复位韧带缝合克氏针内固定:指征是:

①闭合复位失败者;

②合并正中神经嵌压者;

③合并肌腱断裂者。

后二者,以及月骨掌侧翻转大于90°者,得取掌侧切口:切开屈肌支持带,牵开指屈腱,松解粘连,将月骨复位,穿针内固定。术中,注意保护月骨掌侧软组织对液供应的影响。月骨脱位小于90°者,可取背侧切口,同时缝合修复舟月骨间韧带。术后处理同经皮穿针内固定。

4),切开复位韧带重建支氏针内固定,适用于陈旧性脱位需掌背侧联合切口.以便在松解蛮缩组织之后,清除占据月骨原有位置的搬痕组织,重建舟月骨间韧带(请参阅固定性舟月骨分离)。损伤时限大于4个月者,软组织挛缩较重,月骨也骨质疏松,一是复位难度大,二是容易损伤月骨关节面,对非体力劳动者来说,月骨切除和肌腱填塞也许更可取;后者操作简便、创伤小,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也较快

患者切开复位手术指征明确:

1,陈旧性脱位,受伤1月余

2,有正中神经卡压症状,正中神经支配区手部皮肤感觉麻木。

术中处理流程:手术采用掌侧——背侧联合入路

掌侧切开,松解粘连组织

复位月骨,解除脱位对正中神经造成的压迫

背侧切开,松解软组织和韧带

三枚克氏针分别固定

舟月关节,月三角关节和头月关节

使用铆钉缝线

掌背切切口内分别修复重建了舟月,头月,月三角的骨间韧带,修复了关节囊。

三:最后是文献复习克氏针的不同固定术式治疗月骨脱位的有限元分析

对月骨复位后固定方法主要以

舟月关节和桡月关节固定;

头月关节和舟月关节固定;

月三角关节和舟月关节固定

三种方法

文献杰伦:建议使用月三角和舟月关节固定治疗月骨脱位。本例术中我们采用用了更加牢固的固定方

除了月三角,舟月,还固定了头月关节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