篮球改变了他的命运。随着施罗德迅速从二队升入一队,并入选德国青年队,他逐渐赢得了尊重。“当我开始打球,人们开始接纳我这个黑人,因为我为德国、为布伦瑞克做出了贡献。”
2008年,十四岁的施罗德在电视前看着诺维茨基担任德国奥运代表团旗手,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。2024年,他不仅同样成为旗手,还带领德国队取得奥运第四名的历史最佳成绩。
从诺维茨基手中接过领袖重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2015年欧锦赛,施罗德场均拿下21分6助攻,但德国仅排第十八名。直至2017年,他率队取得欧锦赛第六,终于重返欧洲前八。
真正的转折出现在2019年世界杯之后。德国队制定了三年计划,强调阵容稳定与化学反应,伴随瓦格纳兄弟、奥布斯特、邦加等球员崛起,球队迎来质变。2022年欧锦赛,施罗德率队摘铜,入选最佳阵容;2023年世界杯,他更以场均19.1分6.1助攻的表现包揽MVP+冠军,全队五人得分上双。
2025年欧锦赛冠军为施罗德的荣誉室再添一座重要奖杯。纵观2017年至2025年,他和德国队拿下一连串成绩:欧锦赛第六、第三、冠军,世界杯冠军,奥运会第四。他个人多次入选最佳阵容,荣膺世界杯和欧锦赛MVP。
施罗德曾坦言,自己在fiba赛场与NBA表现差异的原因并非规则或角色,而是球队文化:“NBA更重视个人表现,而在国家队,没人在意得分,大家愿意为胜利牺牲。” 这种凝聚力,正是德国男篮崛起的关键。
在FIBA赛场,施罗德的成就已足以比肩诸多传奇。历史上同时拥有世界杯+欧锦赛MVP的六人——别洛夫、达利帕吉奇、彼得洛维奇、库科奇、诺维茨基和加索尔,最终都入选了奈史密斯名人堂。其中甚至有人从未踏足NBA。
尽管曾因肤色感到不被完全接纳,甚至直言“我永远得不到像诺维茨基那样的爱戴”,但施罗德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改变。他出版儿童读物鼓励遭受歧视的孩子,参与倡导公平与包容的公益项目,获得2024年“Bravo Otto”社会公益奖第三名。
而如今,他似乎已经释然:“诺维茨基改变了大个子的打法,成就激励了我们所有人。而我是丹尼斯-施罗德,我在书写我自己的传奇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